手指食物:南瓜堅果無糖饅頭

一歲後到真正吃大人食物前,我們還是盡量無鹽無糖。雖然一歲前後可以開始給調味,但只要寶寶可以接受無調味的食材我們就繼續不另加調味。無糖饅頭大人自己吃的話,如果吃不習慣無糖也可淋像是楓糖、蜂蜜類的糖漿。在一個雨天長週末,心血來潮做饅頭,沒想到有食物調理機的助力下滿簡單,一次蒸十幾個可冷凍分幾餐吃。寶寶一歲初頭開始跟大人吃三餐,一起吃在會用餐具前還是手指食物方便,有時晚餐給個饅頭做澱粉配其他食材,熱騰騰的饅頭香聞地好幸福。

Read More

與未知共存

最近一個月工作到另一個團隊幫忙(同事育嬰假寶寶居然和我們家同天生日好神奇的緣分),學到新的東西和體驗不同的團隊文化還因此人生第一次玩星海爭霸II,但相對的累度也飆高。疫情來勢洶洶,心裡雖然已經無數次準備好要共存,還是容易被新聞或家長群組討論左右心情。最近手機每天都開勿擾模式,也盡量少去看輿論雜又多的群組,有時下午兩點會收看記者會,但也要記得幾百幾千例對台灣2300萬人口算下來還在低點。這場疫情,在世界各地的親戚、朋友、同組同事都已經歷過各種變種的侵襲,也有幾位較熟的同事有症狀地染疫,甚至嗅味覺拖了幾個月才好。現在omicron大部分的國家都已共存,但在台灣的接受度在歌舞昇平久了還是不免需要時間。

Read More

副食品—最終回 3 個月 22 食材(10-12M)

在一歲跨入以奶為輔之前,副食品又是很不一樣的階段。最後三個月,週間在托嬰從吃粥到快一歲時老師和我們說寶寶吃得很好,開始一部分換成乾飯。在第二回合練習後寶寶已經熟悉手指食物,也開始練習指頭較精細的運用。這一階段,越來越少打泥也不再秤重;寶寶對食材的偏好變得明顯,不喜歡的放到嘴巴嘗試也會吐出來。

Read More

0—1歲購物回顧

這幾個月整理寶寶不再用的物品像是遊戲床、安撫椅,有點惆悵但也是寶寶成長的喜悅。家裡的確因為寶寶多了很多東西,整理了一份過去一年購入的物品與小記。我們因為經歷過幾次搬家的痛苦,家裡風格算是極簡風盡量少買,在先生的感化下我也慢慢捨得丟掉不用之物,也喜歡麻里惠整理魔法法則只留下怦然心動的物品。另外我們沒有車,在台北主要用寶貝車或寶寶優步、走路、腳踏車與大眾運輸。

Read More

週歲歡喜做蛋糕

寶寶要一歲了!🎂 一個月前一直在看市售寶寶蛋糕,但家附近的烘焙坊都還是會加鮮奶油,也無法不加糖。也有考慮過饅頭蛋糕或其他非蛋糕類,但先生覺得美國傳統還是要有個「可以砸的」蛋糕(Smash Cake,寶寶還真的整個拿起來差點要砸),開始查一些週歲蛋糕食譜備用。慶生前一週,心血來潮想幫寶寶親手做蛋糕,前兩天備好器材當天到市場買熟香蕉。

Read More

時間管理讀書筆記—Indistractable

育嬰假後回職場一直到現在半年,都還是很常後悔事情沒有在預期時間做好,或是滑個手機超過「最晚可睡飽時間」(以寶寶最早可能醒來的時間來算)。因為工作性質很需要專心,除了睡飽外也要集中注意力,不為雜事煩心。和主管聊過時間管理的困境後,她建議我一些書,其中一本是 Nir Eyal 著作的 Indistractable。這本書寫得滿淺顯活潑,寫下一些深刻的點也順便複習。

Read More

親餵旅程—新生兒後到一歲

我的父母的年代,聽說配方奶盛行,但媽媽說醫院其實推廣母乳,只是基於很短的產假考量她只有餵我與妹妹們母奶一個月(總比沒有好)。現在寶寶一歲了,從新生兒時期的血淚母奶歷程,雖然還是有辛苦的時候,很幸運地有嘗到倒吃甘蔗的感覺,寫下一些新生兒時期以後遇到的困難。目前仍然繼續親餵加上托嬰瓶餵,直到一歲轉為早晚親餵不再擠奶。計畫是讓寶寶自然離乳,尤其在疫情時期,即使沒有證明疫苗抗體可以藉由母奶給寶寶仍是有希望最美。

Read More

虎哩快樂

寶寶第一個春節!提前在年假尾的週六從台中回到台北,收心適應。一個禮拜的假期,歡樂的時光總是一眨眼就溜過。還記得上禮拜出發前,很擔心被疫情影響回不去,雖然說年後很可能會有高峰,一年一度難得全家有空的相聚時光是無價呀。

Read More

托嬰兩個半月

離過年一個禮拜,隨著疫情升溫,每天都會想能不能回台中娘家(前幾天夢到家人,但想到先生兩年多沒見到家人想必內心思鄉情緒更多)。即使 Omicron 變種輕症許多,不少美國的親戚朋友同事確診多是一場重感冒,仍然很多擔心——一來是寶寶的健康,也會害怕像去年升三級沒辦法送托的工作該如何安排。我和先生常會笑聊,如果沒有寶寶,這場疫情的心情應該會輕鬆很多,三級警戒也還可以多出門不與人接觸的運動、嘗試許多外帶。

Read More

寶寶第一趟旅行—推車到淡水(福容飯店)

年底有點趕的專案,雖然最後被其他團隊擋到,我的團隊還是一起放了一個禮拜的假,大家放假回來可以花少點時間回看也不會擋到隊友進度。在確定日期後,很期待地和先生討論和寶寶的第一趟旅行。原本我們計劃去宜蘭,像是去年過年礁溪開心的家族旅行,但後來覺得還要租車和汽座選項太麻煩,決定去不近不遠的淡水看河吹海風。
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