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美國的一個月暑假
在疫情爆發兩年多後,終於鼓起勇氣帶 1Y3M 的寶寶搭了 15 小時多的飛機加上三小時的車程到位於美國東岸郊區的婆家。因為疫情和邊境政策仍在,我們沒有出遊,工作也繼續只有請幾天假調時差和七月國慶假日。平淡的郊區工作生活,因為寶寶和溫暖的婆家人,家裡總是充滿歡笑。
在疫情爆發兩年多後,終於鼓起勇氣帶 1Y3M 的寶寶搭了 15 小時多的飛機加上三小時的車程到位於美國東岸郊區的婆家。因為疫情和邊境政策仍在,我們沒有出遊,工作也繼續只有請幾天假調時差和七月國慶假日。平淡的郊區工作生活,因為寶寶和溫暖的婆家人,家裡總是充滿歡笑。
疫情兩年多以來,今年初國外 omicron 的高峰過去之後,我們決定是時候去美國探親了。快三年多先生沒有面對面見到家人,寶寶今年已一歲,先生一百歲的外婆在確診之後狀況也不太好。雖然先生外婆仍然不幸在我們出發的前一週過世,很遺憾沒辦法帶寶寶見到她最後一面,卻也讓我更深刻體會珍惜跟家人每一次的相聚,畢竟世事無常誰也不知道下一次見面的時候。於是我們在六月帶著一歲三個月的寶寶,行前一週跟托嬰預防性請假在家避免染疫,也算幸運地碰上美國和台灣雙方解除陰性報告的規定(雖然也增加染疫風險)和台灣邊境放鬆。這趟行程帶著寶寶兩次 15 個多小時的飛機,行前的壓力極大做了許多功課,這篇來分享帶寶寶飛長程的經驗。
一歲後到真正吃大人食物前,我們還是盡量無鹽無糖。雖然一歲前後可以開始給調味,但只要寶寶可以接受無調味的食材我們就繼續不另加調味。無糖饅頭大人自己吃的話,如果吃不習慣無糖也可淋像是楓糖、蜂蜜類的糖漿。在一個雨天長週末,心血來潮做饅頭,沒想到有食物調理機的助力下滿簡單,一次蒸十幾個可冷凍分幾餐吃。寶寶一歲初頭開始跟大人吃三餐,一起吃在會用餐具前還是手指食物方便,有時晚餐給個饅頭做澱粉配其他食材,熱騰騰的饅頭香聞地好幸福。
最近一個月工作到另一個團隊幫忙(同事育嬰假寶寶居然和我們家同天生日好神奇的緣分),學到新的東西和體驗不同的團隊文化還因此人生第一次玩星海爭霸II,但相對的累度也飆高。疫情來勢洶洶,心裡雖然已經無數次準備好要共存,還是容易被新聞或家長群組討論左右心情。最近手機每天都開勿擾模式,也盡量少去看輿論雜又多的群組,有時下午兩點會收看記者會,但也要記得幾百幾千例對台灣2300萬人口算下來還在低點。這場疫情,在世界各地的親戚、朋友、同組同事都已經歷過各種變種的侵襲,也有幾位較熟的同事有症狀地染疫,甚至嗅味覺拖了幾個月才好。現在omicron大部分的國家都已共存,但在台灣的接受度在歌舞昇平久了還是不免需要時間。
育嬰假後回職場一直到現在半年,都還是很常後悔事情沒有在預期時間做好,或是滑個手機超過「最晚可睡飽時間」(以寶寶最早可能醒來的時間來算)。因為工作性質很需要專心,除了睡飽外也要集中注意力,不為雜事煩心。和主管聊過時間管理的困境後,她建議我一些書,其中一本是 Nir Eyal 著作的 Indistractable。這本書寫得滿淺顯活潑,寫下一些深刻的點也順便複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