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歲四個月之紐約三日行
雖然每年暑假都帶女兒到美東探親,紐約市是搭車三小時內可以到的距離(以美國來說不算遠),但考慮各種交通、作息、行程,我們直到女兒三歲才有勇氣帶她挑戰紐約這個大城市,這個年紀也更能參與活動和體驗。去年夏天的美國行女兒滿 3Y4M,我們在七月國慶連假之後的週三下午抵達,在中城區的飯店住了四晚,整整約三天半的行程。經過一些規劃後,這趟旅程至少對我們都是難忘的體驗,包括行程後面確診、在市區帶著沈重步伐走回飯店的回憶 😅。
住宿
在暑假時段搜尋每晚低於 300 美元、兩張床(我們還沒試過與女兒同床)的飯店時,原本幾乎要放棄了。後來找到了位於中城、靠近賓州車站(Penn Station)的 New Yorker 紐約客(去年是 Wyndham 集團,現在是樂天)。地點很方便搭乘 Amtrak 火車以及 FlixBus 客運,走路十分鐘內可到乘車處,我們即是搭這兩種大眾運輸進出城。對於我們計畫內的景點,飯店位置很方便,且附近有許多餐廳選擇和可逛的地方。飯店人員非常親切,看見我們帶著小小孩還提早讓我們入住。雖然房間一開始遇到網路問題,無法立刻解決,但他們馬上幫我們換到高樓層,窗外就是帝國大廈的景,還免除當天的 resort fee。需要注意的是,每天的 resort fee 是額外收費,退房當天如果要寄放行李,每件還需付 5 美元。飯店大樓已有超過 90 年歷史,房間難免有可能是後來改的神奇設計,但整體仍舊舒適。我們也成功申請到嬰兒床,在換房間時從原本的雙人床房型換成一大床(queen size)加女兒的嬰兒床,更適合我們,也是最後一年女兒睡嬰兒床了。

交通方式
進/出紐約市
- Amtrak:我們從費城的 30th Street Station 搭火車前往紐約市的 Penn Station(31 街),車程大約 1.5 小時,包含一點小延誤。在預定發車前 15 分鐘排隊時,工作人員很貼心地引導我們帶著女兒搭電梯優先上車,讓過程順利許多。我們在車站買了 Pret A Manger 的三明治(車站內還有兩間 Dunkin’),在火車上和女兒兼吃午餐。
- FlixBus:這間客運公司從 31 街與第八大道交叉口的綠色牆壁停靠點出發。雖然車票有座位號碼,但實際上沒有嚴格對號,所以我們提早到,希望有較多不容易暈車座位的選擇。FlixBus 有許多路線可以前往各地的小鎮,約 2.5 小時就回到在賓州的公婆家,女兒也舒服地在車上睡了午覺(我們選了與她午睡時間重疊的班次)。
地鐵
雖然地鐵相當方便,但夏天車站時常悶熱,有些站即使有電梯也停止使用,且許多月台沒有護欄,也缺乏像洗手間的基礎設施,甚至還遇到有人在月台抽菸。習慣台北或日本的大眾運輸,絕對會對紐約地鐵有各種挑惕,整潔度也是難以比較。不過基於方便性,雖我們也準備了可攜式兒童安全座椅可隨時叫車,最後整趟還是選擇搭地鐵加上步行。
推車
我們帶了適合城市旅行的推車(ErgoBaby Metro+),可以折疊至隨身登機的大小,在城市裡非常好用。雖然越來越多地鐵站已經無障礙化,但仍有部分車站或出口沒有電梯可供推車使用。部分地點則很貼心提供了推車停放:
- 紀伊國屋書店(可寄放在收銀台,領取號碼牌)
- 部分餐廳允許推車放在店內
用餐體驗
Junior’s 美式晚餐
這是一家紐約市著名的起司蛋糕餐廳,先生小時候曾和家人有美好回憶,因此這次我們也帶著女兒來晚餐。我們大約下午五點抵達百老匯分店,置身在熱鬧繁華的街區。室內座位需要等超過 20 分鐘以上,因此我們選擇坐在戶外。餐廳設有無障礙洗手間,裡面還有尿布台。我點了一份蝦仁義大利麵和女兒一起分享,最後再一起享用豪華草莓起司蛋糕小確幸。


Shake Shack 漢堡午餐
這是我們最喜歡的連鎖漢堡店之一,通常只有在大城市設點,亞洲也有一些分店但臺灣還沒有。在參訪布魯克林交通博物館後,我們來這裡午餐。店內有洗手間,但尿布台上竟放了兩根煙蒂。女兒點了她自己的 ShackBurger,我們在炎熱的夏日一起分享一杯檸檬凍飲。

Rangoon 緬甸料理
之前住在舊金山灣區,我們成了緬甸料理的愛好者,而紐約可能是美東少數能再吃到的地方。我們去了布魯克林靠近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的分店,但後來那間店已歇業,現在看來 Chelsea 分店也結束營業了。我們點了一份茶葉沙拉(在混合之前先挑一些花生給女兒吃)、酥脆雞肉乾麵,以及蔬菜咖哩飯。茶葉沙拉的酸度比我們在灣區習慣的風味更強,與記憶中的味道有些不同。


韓式料理 BCD Tofu House
幾年前和先生去過洛杉磯的分店,這次帶著女兒來紐約的店再次光臨。餐廳位於韓國城,韓式風格裝潢並使用傳統金屬餐具。我們點了兩份套餐,牛肉烤肉以及豬肉石鍋拌飯,兩份都附有嫩豆腐煲。份量大方,餐廳有提供兒童座椅和餐具,服務人員也很友善。


Sweetgreen 健康午餐
這是我在美國生活時很懷念的沙拉連鎖店,我們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附近分店午餐。店內有兒童座椅,提供幾種滿健康的兒童餐選項,有菜肉也有澱粉類,座位空間也足夠放推車。
Kajiken 拉麵晚餐
這是一個臨時的餐廳選擇,在我們從中央公園走回地鐵的路上。那天很累(後來才知道是確診),入座後點了章魚燒分享,女兒和我合吃一份 Old Bay (一種海鮮調味粉)蝦仁蕎麥麵,另外搭配一些小菜。麵條調味得不錯。店內空間有限,沒有提供兒童座椅,我們把推車折疊後收在桌邊。

Poke Bar 午餐
紐約市內有不少 poke 連鎖分店,我們在最後一天,在 Urban Outfitters 服飾店內的 Poke Bar 吃了早午餐。我們喜歡和女兒吃 poke 夏威夷飯,因為配菜和熟食蛋白質選擇很多。我和女兒分享一碗,份量很足夠,這一餐也是整趟紐約行最經濟實惠的,一家三口花了約 40 美元。沒有提供兒童座椅或兒童餐具,我們坐在高腳吧檯,推車放在她背後以防往後倒。
Magnolia Bakery 香蕉布丁(34 街賓州車站)
十多年前表姊推薦過這家的甜點,有許多美好回憶,因此在旅程結束前我們買了一份招牌香蕉布丁回公婆家分享,大受歡迎。它的香蕉香氣與口感很獨特,外帶也快速便利,趕著搭車時,這間位於 Moynihan Train Hall 車站的分店非常方便。
貝果早餐
因為臺灣很難找到道地的紐約貝果(試過最接近的口感是好市多),這趟旅程我們幾乎每天早餐都是貝果。很幸運,位於中城的飯店附近就有很多很棒的貝果店。
Russ & Daughters
這是一家很受歡迎的猶太貝果老店,每次來紐約我們幾乎都會特別來吃他們的煙燻魚貝果。他們專賣各式魚類和鹹口味奶油乳酪抹醬,都在櫥窗非常新鮮。我和女兒分享一份 Heebster(鮭魚和白魚沙拉,搭配山葵蒔蘿奶油起司與芥末飛魚卵),以及一份番茄青蔥奶油乳酪的 everything (上面有各種調味穀類)貝果。份量很大,中午我們才把剩下的吃完。位於 34 街分店的空間相當寬敞,有不少座位和洗手間,在這裡用餐的體驗滿不錯。


Best Bagel & Coffee
先生外帶回飯店房間吃,價位比 Russ & Daughters 便宜許多,味道也還不錯。女兒超開心吃到她最喜歡的藍莓貝果,搭配草莓奶油乳酪抹醬。
Brooklyn Bagel
最後一個早上,我們走到 Brooklyn Bagel,享用這趟在紐約的最後一份貝果。我們點了一份青蔥奶油乳酪的 bialys(洋蔥口味類貝果),青蔥份量非常足夠,味道相當濃厚很有飽足感,也為這趟旅行劃下完美的圓圓貝果句點。

景點
第 1 天:布魯克林
紐約交通博物館
這是我們臨時安排的景點,前一天晚上在官網先買票,可以免排隊入場。我們非常喜歡這座博物館,學到了關於紐約地鐵的歷史,館內也設有許多適合小孩的設施。沿著樓梯往下走,可以看到許多早期的真實地鐵,這是我最喜歡的部分。我們走進不同年代的車廂,彷彿穿越回過去,車廂設計與當時的廣告都非常有趣。


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
我們選在夏季的週四下午免費入場方案,後來才覺得這是個錯誤的決定。即使有預約系統,但人潮仍超乎想像。館內幾乎每個角落都是混亂的狀態,部分物品失蹤或區域過於擁擠。下次我們會選人少、非免費的時段,並且在人多時戴口罩(我們滿確定新冠的來源是這裡、兩天後開始)。不過館內確實有許多寓教於樂的展區,有些像是臺灣的私立公立親子館再融合一些博物館的教育元素,女兒特別喜歡水區。館外五分鐘步程還有一個公園,我們晚餐之前在那裡玩了一會兒。


第 2 天:高線公園一帶
漫步高線公園(高架公園/空中鐵道公園)
我們從靠近 Vessel 的入口進入,高線公園是一段很棒的空中步道,沿途有一些樹蔭與藝術裝置。女兒一路自己走,路上周邊建築有許多小驚喜隨時停下來看看拍照。最後我們走到 Chelsea Market 結束這段行程。


Chelsea Market 塔可午餐
我們接近上午 11 點抵達 Chelsea Market,當時還有不少座位。裡面有許多商店和攤位可逛,像是 Hot Ones 辣醬。我們在滿熱門的 Los Tacos No. 1 點了三份塔可作午餐。樓下洗手間的尿布台很高級,有紫外線消毒功能。


散步到小島 Little Island
位於 55 號碼頭的 Little Island 是一座人工島,2021 年剛開放,正好在我們上次來紐約之後才建成。從 Chelsea Market 走過去不到 10 分鐘。我們和女兒在島上散步並欣賞哈德遜河的景色,之後她在推車上小睡。鬱金香形的結構很特別,路面設計完善,也方便推車。我們先走到廣場,看到一些攤位和桌椅。有一區設有泡泡機和繪畫活動,但當時沒人顧我們就沒有參加。走上小島高處,可以眺望哈德遜河與曼哈頓背景,女兒非常興奮。沿途也有一些互動設施,女兒最喜歡的是靠近洗手間的「跳跳音樂地板」。洗手間也很不錯,有尿布台。


第 3 天:中央公園一帶
上午,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
離博物館最近的地鐵站(81 街站)當時沒有無障礙設施,如果需要輪椅或推車,A/C/E 地鐵線會比較方便。推車必須在入口就折疊收起。我們在週六一早快開館前抵達,雖然排隊人潮眾多,但前進速度算快。展覽對小小孩來說充滿驚奇,女兒特別喜歡海洋生物和哺乳動物。她也很愛觸摸動物窗口前的大型浮雕字體,非常有趣。我們在掛著大鯨魚的海洋生物廳待了一段時間。


MOMA 81 街親子工作室的室內遊戲時間
這是同事推薦的點,我們在女兒推車午睡後來訪。入口靠近噴泉滿好找,對面的洗手間也有尿布台。工作室滿像臺灣的親子館,特色是藝術主題,玩具設計也比我們看過的更多樣有趣。入場政策在官網找不到,可能會依人潮做變動。每個場次半小時,我們到的時候剛好剩 20 分鐘直接進場。雖然場地不算大,但內容滿豐富,各年齡層都適合。


中央公園
夏天造訪紐約的缺點之一就是白天非常炎熱,而女兒作息的主要活動時間都在白天。中央公園裡有一些兒童遊樂場,我們下午四點從 81 街工作室出來後,走到 Ancient Playground。大部分小孩都在有遮蔭的沙坑區和戲水區玩。我們當時沒有準備好,但下次會想帶泳衣玩戲水區,和一些沙灘玩具玩沙坑。
家庭購物
這兩個地點都在中城,離我們的飯店很近。第一天在 Junior’s 晚餐後,我們和女兒逛了這兩家店。
任天堂旗艦店
這是全美唯一的一家任天堂專賣店,我們帶女兒去看看她熟悉的角色,例如瑪利歐、動物森友會、寶可夢等。二樓還展出了歷年來的任天堂主機。女兒對滿滿的玩偶和角色非常興奮,最後選了一隻「貓碧姬公主」布偶,是這趟旅行她唯一的紀念品。
FAO Schwarz
這是一家有 150 年歷史的知名玩具店,巨大的櫥窗展示了各式各樣的玩具,先生小時候也曾與家人來這裡。店內能逛的玩具種類繁多,有些還能現場試玩,也有一些活動可以體驗像是 Jellycat diner(有些可能需預約)。樓上可以搭電梯上去(推車友善),我們排隊體驗了有名的「地板鋼琴」。第二次和女兒試著用腳踩出一小段旋律,發現用腳「彈」鋼琴真的很有挑戰性。

尿布更換地點
這趟旅行時,女兒還算是半戒尿布的階段。對我們來說,在外面幫她換尿布比擔心意外狀況方便,不過在市區要找到有尿布台的地方並不像臺灣容易。這次我們發現以下幾個地點有設置尿布檯。另外我們也準備了黏貼式的尿布,以便在找不到尿布台時,更方便幫她在廁所換尿布(不像拉拉褲需要鞋子、褲子都脫掉)。
- 布魯克林紐約交通博物館
- 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
- Chelsea Market
- 小島 Little Island
-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
- MOMA 81 街親子工作室
- REI(運動/露營用品店)
- B&H Photos(相機電器行)
總結
帶著幼兒遊紐約對我們來說是有挑戰性但也新鮮的經驗,事先規劃好一些景點和餐廳,行程都能走得滿順利。女兒對紐約的印象是「好多聲音」,特別是住在中城,從早到晚都有救護車或警車鳴笛聲。紐約還有好多區域和景點這次沒有去,未來會再回來,和女兒一起體驗大蘋果的各個面向。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