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妻與一歲寶 WFH 不崩潰手記

疫情對於有小小孩雙薪無後援家庭,每次托嬰停課或生病請假都是艱難的挑戰。這篇拖了很久才寫好,因為想到就有陰影的累😅。即使我和先生兩人都遠端工作也有時間彈性,大多任務都需要高專注的工作內容也盡量不臨時請假,在和寶寶在家工作的前幾天下來幾乎每天都快崩潰——工作做得沒有效率,也無法專心陪寶寶,兩邊都有挫折和愧疚感。因為疫情間出國探親一個月,前後一週我們都沒有送托,在美國婆家有兩週也是無後援,到現在我們與寶寶在家工作經驗值大概是四個禮拜。遠端工作我們在臺灣疫情高峰前已做了三年很習慣,但與寶寶工作是另一個境界,在這篇分享一些後來調適後覺得重要的幾點。

工作計時(責任制、彈性時間適用)

三年多來遠端工作,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就是計時。當寶寶在家容易分心或在時間分散的時候,計時尤其重要,能夠知道自己是否該再多花一些時間或該停了。一般上班族八小時,但如果紀錄真正工作的時間,去掉吃飯、咖啡、同事閒聊時間(上洗手間也有滑手機時間😂),可能最後是六小時。每個人工作內容、形態、效率不同,自己最有產能的工時都不一定,但計時至少能讓自己更了解工作的停損點。

告知同事

不論團隊時區分部,在特殊情況工作與同事溝通很重要。我通常會在當天的進度報告提到工時會不定,同事一般都會體諒。

圍一個大的自由探索空間

寶寶正常托嬰的時候,陪寶寶的時間我都會盡量專心陪她,不滑手機(畢竟寶寶還沒有大人般的溝通能力,會很容易無意識掏出來)。但是必須工作的時候,有時會陪玩,但也會試著讓寶寶自己玩,大人在一旁工作。我們是在客廳用圍欄和茶几圍成一個較大的安全空間,大人坐沙發或地墊工作,空間有寶寶的書和玩具。如果多天在家工作,寶寶的娛樂用品可以部分保留到後面幾天拿出來,增加新鮮感。

帶出門時間

如果不是在入境隔離或生病的日子,我都會每天至少帶寶寶出門一次,其實回想起來是很棒的回憶。下雨就只買外帶、買菜、去百貨公司晃一下,天氣好會去附近公園放電,順便買杯手搖茶或車輪餅犒賞一下。出門的時間過得特別快,讓寶寶比較不會在家裡玩膩,平日白天出門也避開人潮。

專心的時間

白天我會和先生輪流,給彼此可以戴上耳機或閉門專心工作的時間,效率差很多。寶寶有固定作息也很好預期用餐與午睡時間,下午1-3點就是我們不得不把握的寶寶小睡/專心兩小時(有時候反而疲累感升上來想跟著小睡,也是很正常,只能撐過去)。再來就是寶寶晚上長睡眠的時候,我們家通常是八點後,但也盡量在睡前一兩小時前結束工作,否則可能會影響睡眠。

節省其他時間

在家與寶寶工作的日子,我們通常都只請機器人打掃,週末有空有心情才會手動清掃。寶寶食物也會有時用市售(常溫寶寶燉飯)或是一次做多餐再加熱,大人幾乎每餐外帶外送叫好帶滿。

充足的睡眠和體力

大人自己的睡眠很重要,如果寶寶夜醒沒睡好只能用咖啡因提神或必要小睡一下。一般來說寶寶會比大人早睡,兩歲以前需要至少 11 小時的睡眠,而在寶寶睡後除了工作,我也會把握時間睡覺。這點當然人人都知道,但很常發生的是,晚上工作完後只想耍廢,明知道會後悔還是不自禁熬個自由的夜。不過幾次下來也會知道,睡不足只是自找苦吃,睡好的感覺每天都是新的美好的一天,把電加滿的體力才足夠應付一歲小孩加上工作。

還是很累的總結

與寶寶在家工作真的到頭來只有累這個字,但與很多育兒或人生困境很像,都是暫時的。試著扭轉心境,多想想週末或放假的美好,總有一天晚上不必再趕進度,可以全心陪寶寶出門散心。在平日夜深人靜工作時,選一份喜歡的歌單或開放主題音樂,也是可以拾回種愜意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