托嬰一個月

參觀幾間天母托嬰中心後,我們在送托兩個月前做了決定。送托前到學校拿資料時,老師給一些幫助寶寶適應的建議,即使捨不得和寶寶每天在家裏的日子也總是得告一段落。從我復職到送托這段時間先生育嬰假帶寶寶快兩個月,似乎倒滿期待寶寶快送托的日子😑。在托嬰一個月後,終於在放假空擋寶寶小睡時沈澱心情寫個紀錄。

在淡水福容寶寶小睡時間,時陰時雨的一天。

托嬰頭一個禮拜,我和先生每天都是戰戰兢兢,生怕寶寶適應不好很麻煩老師。送托前的週末,我們大概花了零碎幾小時在準備所有的大大小小用具——週一帶最多東西,週五帶寢具回來洗,盡量所有用品都標注名字。我在育嬰假時親手繡了英文名字到三條紗布巾,買了奶瓶高溫的姓名貼紙,以及客製一枚橡皮章和蓋在布料的豆印泥。每天我們都會重整一張清單(用 iOS 的「提醒事項」 App)確認,一直到送托兩週左右才比較習慣早上準備的流程。之後發現最常補買的物品:

  • 紗布巾
  • 口水巾(每個寶寶流口水程度不同,我們家八個月長牙剛好在托嬰期間)
  • 長褲(托嬰需要留三件備用,我們原本想說寶寶長得快都買剛好)

全親餵到托嬰瓶餵

很幸運地,從兩個多月轉全親餵的寶寶,在快八個送托時還能接受瓶餵。還記得送托前老師希望讓寶寶轉瓶餵當下我的感受不太好,畢竟母奶親餵的抗體營養最高,我們打算在托嬰之外維持全親餵。但我們也了解托嬰老師會擔心寶寶喝奶問題,還是找了週末試著瓶餵少量。另外我也申請購入一瓶配方試用罐(月子中心當時喝過的 S26),好在目前奶量還夠還沒需要配方。

寶寶在托嬰瓶餵母奶,也代表我回復擠奶的人生。即使遠端工作擠奶已很方便,送托第一個月每天兩次擠奶還是容易打斷工作有壓力感。有時擠奶的量較少會擔心,發奶食物飲料都吃喝得很大方。每次洗瓶子配件、分裝,零零總總也都是花時間。後來寶寶八個多月我們和老師確認後開始從四餐調到三餐奶,每天擠一次奶(約 150mL),寶寶也很適應。真正感謝寶寶,在餵奶方面如此配合。

⚠️ 小睡

這是寶寶送托後一直還不太適應的地方。在送托前,我們大多是維持吃玩睡算規律的作息,與適齡的最大清醒時間。送托八個月左右時,寶寶仍需要白天 2-3 次小睡,至少兩次 1-2 小時。但是寶寶一到托嬰,可能太多刺激與好玩的玩具,前幾天甚至整天小睡不到一小時!我們每天都會在聯絡簿與老師溝通盡量讓寶寶多小睡,但可能寶寶對新環境好奇不愛睡(我常和寶寶說長大之後會後悔)。

小睡和長睡眠息息相關,寶寶小睡不好也影響到晚上睡眠,洗澡後的睡前奶總會奶睡,也時常早醒早上五點出頭哄不回去。為此我看了很多文章分享,但除非辭職自己帶(我的確有過念頭),也只能繼續盡量和老師溝通小睡和回家早點讓她長睡眠。通常接寶寶回家五點多,陪她玩到六點準時洗澡,睡眠儀式(睡前奶、沒奶睡會唸故事),長睡眠從七點多開始。

🤒 第一次生病

托嬰第一週結束的禮拜五晚上,我總算有如釋重負的感覺。當天晚上睡覺時,開始聽到寶寶流鼻水的聲音,越晚越嚴重,大人小孩都睡不好。隔天週六下午發燒到 39 度,決定帶到附近診所看。醫生說,托嬰前半年大概都會如此反反覆覆的感冒。週日燒退了,但我也開始出現症狀 🤧。

新手家長八個月以來,最辛苦的時候莫過於我和寶寶都生病時。也因為和先生自己帶的時候寶寶沒生病過,對她有愧疚,像是送她去病毒肆虐之地。好在先生沒中標,我們也讓她在家裡多休息一天確認沒有再燒。流鼻水症狀一直到快一個月才好,但兩週後寒流又開始。學校的感控是發燒一天內不送托。

接送時間

托嬰時間是早上 7:30 到下午 6 點,第一個禮拜我和先生都一起接送,早上八點送到五點接回。算起來一趟大概半小時(走路單程約十分鐘),之後我們便分工一人一趟。雖然不是離家最近的選擇,每天半小時的接送時間還可接受,大一點也可以騎腳踏車載)。

團體活動

送托雖然不如自己帶的呵護備至,卻可以早早學習適應團體生活。除了小睡問題,另一個事件是寶寶在學校搶同學玩具,拿不到會抓頭髮😥。但因為在家是唯一的孩子,難教導她與同儕互動,只能請老師在學校引導讓她知道哪些事不能做。

托嬰餐點

在家準備副食品其實是滿費時的任務,學校的餐點省了很多時間。托嬰提供三餐:早上水果,中午以粥為主的午餐,以及下午三點的點心。餐點從七個月開始提供,一歲半以上會有較豐富的餐點,目前都是不調味的。大多粥類是配豬、雞肉,因此放假在家的副食品會盡量給她學校少吃的食材。

人生是不斷的取捨

在育嬰假知道自己希望有運用自己擅長技能的成長和歸屬感後,即使很捨不得還是維持送托的決定。在每天看到寶寶開心爬山洞或是開始懂得搖鈴,老師定期做發展評估,心裡也放下許多顧慮。在送托後,盡快把工作任務完成早點陪寶寶玩也成為一個效率加強的動力。只希望寶寶越來越適應,午休時間能睡好睡滿培養抵抗力,繼續做個健康元氣好奇寶寶。

魔鏡